11月22日下午,由研究生院牽頭組織的2022年東南大學教育思想大討論“新時代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與路徑”專題研討會在九龍湖校區召開。校長黃如出席本次專題研討會,會議由常務副校長吳剛主持。
吳剛首先對研討會的背景作了說明,他表示,本次專題研討要立足研究生教育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要緊密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國家重大需求、學校發展現狀與愿景展開研討。代表們圍繞“四問”,聚焦生為首位和學生“四力”培養,探討了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路徑和領軍人才培養機制改革新舉措。
能源與環境學院21級博士研究生姜牧笛、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2級博士研究生張俊偉、經濟管理學院21級博士研究生莊洋洋、數學學院20級碩士研究生楊伊凡、醫學院22級碩士研究生徐易等5位研究生代表結合自身學習經歷、生活感受、工作感悟,分享了個人對東南大學未來領軍人才培養的理解與思考,分析闡述了學生視角下,當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圍繞立德樹人的東大內涵、生為首位的東大行動,對不斷完善學校的研究生培養工作機制提出了寶貴建議。
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導耿有權,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導李啟明,微電子學院教授、博導單偉偉,醫學院教授、博導陳平圣等4位專任教師代表圍繞自身研究生培養及科研經驗,從二十大報告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定位出發,指出了加快構建東大特色領軍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性,探討了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與路徑,教師代表們指出,要不斷加強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鼓勵學生立大志,勇于嘗試,面向國家需要突破關鍵技術。同時,教師們也表達了對學校加強促進研究生全面發展、努力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完善研究生培養方案、促進學科交叉培養、加快改善基礎學科試驗條件建設等方面的期待。
建筑學院院長張彤、能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肖睿、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張在琛、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孫岳明、法學院黨委書記毛惠西等5位院系領導代表從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成長層面,探討了領軍人才培養改革的各項舉措,指出要更加重視培養研究生的家國情懷,培養學生大格局、大品格,加強文化自信、學科自信等方面教育;強化交叉學科與學科交叉建設,在大項目中培養領軍人才;強化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梳理課程體系、知識體系,改進教學模式,大力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加強研究生指導團隊建設,加快提升青年導師指導能力;注重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團隊領導能力等全方位培養。
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代表結合日常工作管理中的體會,分享了對我校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思考。代表們指出,要進一步加強研究生體育教育,強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培養體系;不斷提高研究生輔導員的質量和數量;通過教育思想大討論形成制度支撐;加快完善異地研究生培養機制。
黃如校長進行總結發言。她充分肯定了師生們的發言內容,并指出,“立德樹人、生為首位”體現了大學的本質與使命,我們要通過大討論真正找準學校當前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產生的根源、解決的舉措,讓本輪教育思想大討論成為我校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學校高層次人才培養改革最具歷史意義的行動之一。在大討論過程中,要深入思考、深入領會教育、科技、人才的邏輯關系,理解并落實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加快培養有家國情懷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各學院要積極主動思考國家需求、學科發展,抓前沿、促交叉,加快傳統學科的轉型升級;要研究有效措施,不斷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要強化五育并舉的研究生培養體系,全面提升研究生綜合素質。要實施研究生培養質量提升工程,加快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合理銜接本研課程體系;改進課程教學模式與手段,倡導采用研討、互動式教學模式;促進學科交叉人才培養與學術交流;強化項目制、團隊式指導,完善導師遴選與培訓,大力宣傳優秀導師,樹立榜樣。要加強產教融合研究生培養,強化校企合作,以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為抓手,加快試點推行。同時,要注重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在大討論中,要注重及時收集交流研討成果,邊討論邊及時改進,確保取得扎實成效。
院系領導代表、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代表、專任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共45人以線下為主、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