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學生會、學生科協:
中國好創意暨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China Creative Challenges Contest,簡稱“3C大賽”或“中國創意挑戰大賽”),入選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賽項,是我國數字藝術設計創意及數字技術創新領域各專業綜合類規模大、參與院校多、影響廣泛的權威賽事。大賽旨在落實國家數字創意產業遠景規劃,轉化高等院校原創知識產權,深度挖掘、選拔和推廣中國創意界的精英人才和優秀作品;賽事一直引領學科發展、優化專業建設、已經成為高校藝術創意領域的風向標。東南大學擬統一組織我校師生參賽,藝術學院承辦。
一、參賽對象:全體在校師生
二、作品要求
(一)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參賽作品題材不限,須具有轉化、應用的潛力和價值。
三、類別設置
?視覺傳達類:
全民閱讀公益海報設計(本組獲獎作品將在國家新聞出版署主管,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主辦的《新閱讀》雜志上選登)
除全民閱讀公益海報設計外,其他視傳類設計作品均可參賽。如:中國好創意大賽海報設計、產品創意包裝設計、多媒體設計、裝幀設計、創意VI系統設計等,作品靜態,動態均可。
?產品造型類:
(1)各類產品造型、配飾、玩具、手辦、教育產品、電子產品、生活用品、衍生品等;
(2)“仚仚”文創主題產品(任何帶有“仚仚”字樣的文創產品均可。具備轉化條件的設計及作品可與仚仚文創所有全品類平臺簽約商家合作銷售。創作者分得的銷售收益為其獨立創業收入)。
以上兩項都可以提交作品,或者選擇其中一項。
?漫畫插畫類:
在漫畫與插畫學習和創作過程中藝術靈感的揣摩和捕捉、繪畫技能的生長和變化、繪畫表現的可能性與多樣性的探索。
作品包括:漫畫、插畫、繪本、IP形象、游戲角色、卡牌、吉祥物等。
?空間設計類:
物理空間,非物理空間的創意設計。
作品包括:直播間設計、空間MAPPING、環藝設計、景觀設計、數字展覽、數字展演、數字展示、多媒體展覽、雕塑作品、多媒體娛樂空間設計、裝置等均可。
例如現實與虛擬的辦公、直播、家居、文化和休閑空間設計(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商業(商業街區、商場專賣)空間結構、燈光設計、裝修、軟裝(窗簾,擺件,掛畫,燈具,花藝等)、特殊空間體還需要道具設計(如陳列道具等),空間設計注重動靜結合,運用幻燈,全息攝影,鐳射、錄像、電影、多媒體等虛擬現實技術,造成生動活潑、氣氛熱烈的展示環境,具有身臨其境的效果。
?文化遺產保護類:
£作品方向:
傳統文化保護設計:設計展板+模擬動畫視頻;
£文物與修復:實物+實物視頻(包含修復過程);
文化遺產衍生產品:設計(實物)展板+視頻(模擬動畫或者實物)
包括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比如古遺址、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各時代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等可移動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的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例如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動畫影片類:
大賽鼓勵原創,打造精品;引導廣大學生關心和參與動漫創作,促進學生創意能力和動漫制作技術的提高,培育動漫人才。
作品要求:
1)任何以逐格方式或計算機輔助手段制作的動態影像,符合世界動畫協會(ASIFA)關于動畫的定義(即動畫藝術是以除實拍手段外的多種不同技法創造運動影像);
2)參賽作品應在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間完成,已參加往屆中國好創意大賽的作品,不能參加本屆比賽;
3)參賽作品內容健康,積極向上,不涉及淫穢、暴力、兇殺、反動及宗教等內容;
4)參賽作品以個人名義或團隊名義參賽均可,團隊參賽作品的創作人員不能多于8人。
?短視頻類:
微電影、各類敘事性短視頻、紀錄片、劇情片、宣傳片、藝術片、實驗片等)。通過互聯網新媒體平臺傳播「幾分鐘到30分鐘不等」的影片,適合在移動狀態和休閑狀態下觀看,具有完整故事情節、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制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微電影+”的新形態、新業態,即新媒體電影,可通過互聯網平臺發行,進行付費點播。
?數媒交互類:
作品形態:交互設計、交互裝置、交互繪本、應用工程動畫、其他交互數字內容、各類游戲、電競等均可。
作品要求:運用數字特效技術使得眾多高難度、普通拍攝無法完成的鏡頭得以實現。由此數字交互技術得以廣泛使用,通過計算機技術等高級技術形式對影像進行加工處理、合成、修復、生成等特殊先進技術;由數字影像處理技術、計算機生成影像技術和數字影像合成技術三種技術構成,從創作、策劃到前期的攝影、置景、道具,到后期的合成、剪輯等,能創造出許多我們未曾見過的畫面,帶給人們前所未有的新奇震撼體驗。數媒交互,圍繞用戶體驗而衍生的新型服務互動類設計,涉及移動設備、網站平臺、軟件平臺、智能電視等行業。數字生活對數媒交互人才的需求急劇上升,職業前景和就業越來越寬廣,隨著網絡和新技術的發展,各種新產品和交互方式越來越多,交互設計遠非僅僅文字和圖片,而是負責創建在屏幕上的所有元素,用戶會觸摸,點按或者輸入,使交互建立在現代網絡技術、數字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多項技術的基礎上,常見的交互型媒體如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教學平臺、交互式視頻學習系統等。
交互作品提交要求:300字以下作品說明,4~10張截圖,10分鐘以內錄屏視頻文件。請將源文件上傳百度網盤,在郵箱里提交百度網盤鏈接。
?社會創新類:
生態危機創意、未來生存狀態創意、綠色低碳環保、大健康、公共服務、人與自然等
創”是一個動詞,“新”是一個形容詞,始終要比上一次要有新的東西,把這兩個詞合在一起變成“創新”的時候,發現更多的技術可能性,將應用創新定義為源于社會需求、是以社會需求為中心,置身當前應用環境的變化,社會變遷、生活方式的轉變,通過全民參與創意提出到技術研發、驗證與應用的全過程。發現并解決當前社會的現實與潛在需求,通過作品映射,推動技術創新;為社會帶來價值的創新應用、人性化設計和安全可靠創藝;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
作品形態:視傳、漫畫插畫、動態視頻,數字設計。
?數字攝影類:分3個組別
作品為2022年6月30日以后創作的作品。同一件作品只能報送一個類別。
藝術組:是指為表達審美意趣、傾訴主觀情感而創作的攝影作品。題材可涵蓋人文景觀、民俗風情、人物、靜物、動物和植物,也包括創意影像、觀念影像、實驗性影像等。對創作技法不作限制。如有需要每件作品除標題外,可有不超過200字的簡要說明。
紀錄組:以客觀記錄的方式關注社會生活、自然環境生態、民俗風情等各類題材的作品。作品除構圖剪裁外不得對原始畫面的影像內容進行增加或刪減。在后期制作中,對影調和色彩等視覺效果的調整須為適度,以不違背拍攝對象客觀真實屬性為原則。彩色可以整體(不可局部)轉變為黑白或單色。每件作品除標題外,應有簡要說明(200字以內,包括時間、地點、事件等要點)。
商業組:以廣告宣傳為拍攝目的,用商業的標準、手法和技術要求為前提拍攝的作品或真實的商業拍攝項目。鼓勵新的創意及新的后期處理技法的應用。
作品要求:
1)報送作品題材、體裁和風格不限,黑白、彩色均可。鼓勵新觀念的作品參賽,謝絕純粹用電腦軟件制作合成的作品參評,以便于跟其他組別區分。
2)報送作品必須相機拍攝(含手機)。
3)每位投稿人最多限投三件作品(組照為一件),組照每組限4-8幅,由作者在作品上編好序號并排好組照中單張照片的順序。
4)來稿只收電子文件,不接收紙質照片。作品長邊不低于1920像素,不高于4096像素的高質量JPG格式,單張照片文件大小限8兆以內。
5)單幅作品:如有文字說明要單建文檔,每幅作品文字說明題目要和作品題目一致。
6)組照作品:每組照片編好順序,文字說明單建文檔,文字說明題目要和作品題目一致,放在一個文件夾內。
7)參展作者必須保證其參展作品擁有完整的著作權,保證其參展作品不侵犯第三者的肖像權、名譽權等,一切法律責任均由參展者承擔。對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一經發現將立即取消入選資格。已入選的將予取消,主辦單位有權收回作品榮譽證書。(國家現在對宗教類題材照片限制很嚴,比如像拍攝清真寺、喇嘛等。跟宗教相關的人或事的話一般都不予評獎)
?跨邊界創意類:
學科之間、專業之間的界限模糊,已經成為常態。本組別征集的是運用新技術創意衍生的創新創藝作品,跨學科、跨專業、跨院系融合的創意作品。
作品形態:各類數字特效、舞臺多媒體、沉浸式特效、數字光影、建筑景觀漫游、GIF動畫等、數字舞美、數字舞臺、模擬訓練、虛擬演出等。
?中國風創藝類:共2個分組
中國風,即中國風格。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蘊含大量中國元素并適應全球流行趨勢的藝術形式或生活方式。
中國風創意類大賽的宗旨是以中國文化和思想理念內涵為基礎,以中國元素為創作源泉,以創造性的思維為支撐,以引領全球流行趨勢的藝術形式為目標,激發參賽者的創作熱情,創作出具備中國文化理念、彰顯中國文化自信、具有中國文化符號和高度中國特色的視覺識別度、引領與流行并存的佳作。
數字影像(含動畫)組
作品形態:運用數字影像拍攝、虛擬現實技術等方式,運用AR、VR、4K等數字技術手段創作中國風題材的數字媒體影像作品。
視覺藝術(含IP)組
參賽作品以中國文化題材進行視覺藝術設計創作;內容以二維畫面為主,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高度中國文化特色的視覺識別度,完整的設計系列感。
?元宇宙未來藝術類:共5個分組
£XR(VR、AR、MR)組:進行XR數字內容視覺設計,用3R技術進行觀念表達的藝術創作
數字人組:數字人寫實形象、虛擬人風格形象、符號化角色形象。
£可視化藝術組:實驗影像、生成藝術、數據可視化
£加密藝術組:數字資產加密、數字繪畫加密、數字攝影加密、數字影像加密
£科幻藝術組:用各種新科技手段,從藝術視角描述未來的元宇宙藝術生活。
所有作品須提交內容包括:數字內容排版設計(包含海報、設計說明)、演示動畫、創作過程錄像。
其中:
1、數字內容排版設計:圖片均為JPG格式,RGB色彩模式,分辨率300dpi,圖片大小控制在10M以內,數字內容版式及尺寸,高1200mm、寬720mm,設計說明不低于300字;
2、演示動畫:視頻成品為MP4格式,清晰度要求不低于1080P(1920*1080),編碼格式:H.264,可配備中文字幕;如果其他格式在評獎時無法打開,視為無效作品;
3、創作過程錄像:全面展示創作的過程,可附工程文件錄屏內容,視頻成品為MP4格式,清晰度要求不低于1080P(1920*1080),編碼格式:H.264,可配備中文字幕;如果其他格式在評獎時無法打開,視為無效作品。
?交通藝術設計類:共9個分組
£橋梁藝術設計組
£交通環境景觀藝術組
£高速公路服務區創意組
£交通文化產品設計組
£交通文化品牌策劃與設計組
£交通裝備與設施組
£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應用組
£交通數字化藝術組
£交通公共空間設計組
作品要求:設計作品緊扣交通類藝術設計主題,創意獨特、設計合理、具有藝術設計前瞻性和設計獨創性,設計合理,展示效果好,渲染精美。
作品文件:提交全套設計方案展板,豎版A3幅面(寬297mm×高420mm)、300dpi、JPG(RGB/CMYK),同一作品展板數量不超過3幅,每幅作品不超過10MB,內容應包含作品名稱、設計效果圖、分析圖、設計說明等,如為實物作品則提供實景照片、實物攝影等,作品可附數字動畫展示,提交mp4格式視頻,視頻文件不超過200MB。文件名及版面不得出現任何作者姓名、單位等信息,多張展板則在文件名后附加數字區分。展板畫面右下方請標注:組別+系列+作品名稱。
?服裝服飾類:
作品要求:整體設計符合大賽主題,設計風格不做限制,可自由發揮。結合當前最新國際流行色彩、設計手法、創新工藝進行創作,手繪、計算機繪圖表現均可,作品突出原創性、時尚性,作品需帶有設計亮點,在深度理解主題內容基礎上,需著重突出藝術創意。
作品類型:上裝、褲裝、裙裝、套裝、童裝、校服、工裝、演出服、民族服裝服飾、舞臺裝、休閑裝、遠動裝、披風、內衣、泳裝,晨(夜)跑、老年裝、一切可穿戴(可穿戴設備除外)均可。
作品文件:系列設計至少包含5件套服裝單品,展示正面效果圖,可加入帽子、圍巾、襪子、鞋、包等配飾豐富搭配效果,能清晰展示上身效果或者場景效果,配以設計創意、設計靈感講解介紹,并附清晰的面料圖片、輔料小樣照片(30mmx30mm),正面、背面款式圖。作品須有搭配呈現以及搭配氛圍展示,有助于更全面地展示作品,讓評委和導師更深入了解整體設計創意。
作品文件:提交效果圖,電子版圖片的要求為:A3大?。?/span>297mmx420mm)、橫版構圖、300dpi/inch、JPG格式,放一個文件夾里。
?思辨藝術類:
藝術療愈、藝術哲學、藝術反思、實驗藝術、觀念藝術、人文藝術
作品形態:
交互藝術、新媒體裝置藝術、虛擬藝術、全息藝術、人工智能藝術、生物藝術、觀念游戲等
作品要求:通過對思辨藝術的研究與藝術表達,探討對人類生存終極意義的思考,捍衛真理,探索前沿藝術理念和作品形態,摒棄偽潮流與網絡暴力,重塑完整的美學價值判斷。在當代科技人文語境下,引導公眾樹立更為宏大的人生觀,構建公眾獨立的思辨意識。深度追問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等議題,實現藝術思考與創作對智能科技時代的人文精神的引領作用。
?老字號·新國潮創新設計類:共4個分組
大賽以賽事成果轉化、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為核心,探索 “老字號品牌”為代表產業區域經濟發展中助推傳統制造業的產業升級的方式與途徑。大賽通過“老字號品牌”的調研、設計、開發、運營等,滿足個性化消費時代以人的需求變化為“行業導向”產業發展方式,通過“老字號品牌”的傳承與創新,推進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播。
£新國潮品牌運營模式創新組:提交作品文案,形式不限。
£新國潮文創周邊設計組:提交作品:電子版設計圖片
£新國潮國際化傳播組:提交作品:動態影像,時常5分鐘以內。
£新國潮產品迭代研發組:提交作品:研發報告,包含迭代的產品設計方案。
?鄉村振興與全國旅游文創類:分2個組
藝術文旅,交互文旅是00后新生代的首選打卡地,鄉村振興又是國家的遠景規劃,也是關系到龐大的鄉村人民生產、生活、文化、素養提高的重大決策。那里既有優美的自然環境,還盛產豐富的各類特產。文化藝術、科學技術如何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如何把民族文化,地方元素,風土人情、自然環境,通過藝術與交互的輸出方式,應用在當地特產、旅游文創產品、人文環境,鄉村藝術與交互文旅的產業中來、把更多的綠色食品,文創、衍生品、自然景觀、淳樸民風等優秀的文化和旅游文創產品,通過我們高校的廣大學子,利用數字藝術創意設計,科技交互手段,推廣到全國乃至于全世界,這是我們大賽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也是廣大學子為家鄉貢獻力量的最好舞臺。
組別內容:全國旅游文創產品(結合獨特的地域文化,符號、元素,材質等,具有較高的視覺辨識度)、當地市縣或鄉村虛擬形象代言大使、家鄉的形象推廣海報、家鄉的特產包裝、家鄉的旅游資源介紹、家鄉的文化表達、家鄉的淳樸民風、家鄉的獨具特色民俗,家鄉的民族傳統、家鄉的非物質文化、非遺傳承、特色建筑、獨有動物等均可。
作品形態:
靜態組(視傳、漫畫、插畫、包裝、產品造型、IP形象)
動態組(短視頻、動畫、短劇、交互影像)
?8K影像類:
作品形態:畫質達到8K的各類視頻均可,如動畫、VR,拍攝、裸眼3D、數字光影、沉浸式體驗、虛擬空間、數字表演、技術制作等,時長二分鐘以上。
8K影片的拍攝,有賴于高質量、高效率的8K攝影與剪輯設備,8K產品的像素點達到解像度:7680 X 4320px,約為3300萬,是目前全高清產品的16倍,8K清晰度幾乎無法分辨圖像與現實的區別,8k除了在電影和體育賽事活動,在醫療領域8k技術為微創手術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8k和5G的結合可實現遠程會診, 在安全領域8k技術讓畫面精細有利于調查取證,8k技術推動智慧城市、智慧樓宇的發展,在交通上8k的超清畫面更好對路段進行監控,教育上直播或點播授課,文保領域8k技術結合VR、AR技術記錄文物,科普類中國科技館播放的影片《時間旅行》、《我們都是小星星》《地球你好》影片,無論是科普還是人文風光的記錄形式,數字影像產業是數字技術與文化創意高度融合新的產業業態,市場對8K內容具有大量需求,深度挖掘、探索、創新領域的8K制作精英人才。
?學術論文類
元宇宙未來藝術、藝術設計、數字媒體,產品設計、動漫,戲劇影視,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相關專業的學術論文均可。
作品提交:不少于6000字的學術論文。
論文格式: 標題、作者(多人的都寫上)、摘要、正文、引用出處。
?教材教輔類:共2個分組
為落實首屆全國教材工作會議精神,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要求加強教材培育和管理,開展教材建設研究,打造精品規劃教材,提高教材建設水平,健全教材建設體系。在此背景下,為了推進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信息技術、視覺藝術、短視頻、動畫、產品設計、環藝設計等專業領域中的教材建設,加強國內動畫、數字媒體、智能交互等領域的教學成果交流,特組織優秀教材建設成果競賽工作。
教材評選分為兩組:
優秀教材策劃組:針對未出版教材,以教材策劃、教材主題設計和不少于1萬字樣章(章節目錄)等資料參與評選;
優秀教材組:針對已出版教材,以教材主題選取,課程內涵、思政內容建設,教材相關輔助在線材料,以及配套在線課程資源建設等內容為評選主要依據,教師需提供相關教材樣章參評。
媒介福利:獲獎作品將在,國家知識產權局主管,中國知識產權報社主辦的《創意世界》(國家正式期刊)雜志上選登。國內統-刊號/CN11-5788/N,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4-5256。
四、參賽流程
(一)大賽要求學校統一組織報送,采用校級篩選、省級推優和全國評比三級賽制。(教師單元作品無需學校組織,直接進入全國評比環節。)
(二)今年開始,為控制參賽作品數量和質量,大賽組委會對每件作品收取100元評審費,大賽組委會不接收學生個人繳費。我校學生參賽費用將由校競賽組委會根據選拔的作品數量和質量集中統一繳費?。?!
(三)參賽辦法
?本科生參賽辦法
1.請參賽的同學在2023年6月12日之前按組別前往大賽官網仚仚-共享藝術www.1xianxian.cn點擊【中國好創意大賽報名入口】,完成注冊報名,填寫詳實、準確的作者信息和指導老師信息。獲獎后,獲獎證書以網站報名信息為準。每個作品作者最多不超過8人,指導教師最多不超過3人,跨校合作院校不超過2所。每個作品報名成功后會有對應專屬【作品ID號】,請牢記此ID號。
2.請參賽同學在2023年6月12日之前登錄教務處學科競賽管理系統(東南大學教務處—辦事平臺—學科競賽管理系統)填寫相關信息(經過省賽獲獎推薦后進入國賽環節的作品,校競賽委員會將會通知參賽同學在教務處學科競賽管理系統填寫國賽相關信息)。學校學科競賽管理系統中的報名信息須和大賽官網中填寫的信息一致。
3.將作品建文件夾,一個作品對一個一個文件夾,里面是投稿的完整作品(如有作品設計說明,請附上)(若作品文件內容較大,可先將作品上傳至百度網盤,并將網盤鏈接和密碼寫在文檔里,網盤分享鏈接設置為永久有效,并在賽期內不要刪除網盤作品)。文件夾名格式為:學號+姓名+作品名+作品ID號。請于6月12日之前將作品發送至校組委會郵箱:zhghchy2022seu@sina.com。
4.獲得課外研學學分
按照《東南大學本科生課外研學學分認定辦法》規定,本次參與省賽、國賽獲獎學生可獲得相應的課外研學學分。只有通過學校教務系統登記,獲獎同學才能夠記入學分?。?!
?研究生參賽辦法
1.請參賽的同學在2023年6月12日之前按組別前往大賽官網仚仚-共享藝術www.1xianxian.cn點擊【中國好創意大賽報名入口】,完成注冊報名,填寫詳實、準確的作者信息和指導老師信息。獲獎后,獲獎證書以網站報名信息為準。每個作品作者最多不超過8人,指導教師最多不超過3人,跨校合作院校不超過2所。每個作品報名成功后會有對應專屬【作品ID號】,請牢記此ID號。
2.將作品建文件夾,一個作品對一個一個文件夾,里面是投稿的完整作品(如有作品設計說明,請附上)(若作品文件內容較大,可先將作品上傳至百度網盤,并將網盤鏈接和密碼寫在文檔里,網盤分享鏈接設置為永久有效,并在賽期內不要刪除網盤作品)。文件夾名格式為:學號+姓名+作品名+作品ID號。請于6月12日之前將作品發送至校組委會郵箱:zhghchy2022seu@sina.com。
3.在各類評優評選中獲獎成績將依據規則給予認定。
(四)今年省賽及國賽組委會不接受作者個人繳費及報送作品。教師投稿學生組,學生投稿教師組,都視為無效作品。
五、作品提交要求
作品作者最多不能超過8人,指導老師最多不能超過3人。超過人數限制,組委會有權按順序保留排名前的作者和指導教師。
(一)所有圖片類作品以電子圖片形式提交,手繪、計算機繪圖均可,圖片為JPG格式,計算機繪圖要求RGB色彩模式、分辨率300dpi,圖片大小和張數不限;
(二)圖片內容應包括完整的作品設計,保證圖片的清晰度和文字的可辨識度;
(三)所有作品需有成品提交,如動態作品,自行截圖4張,放在提交作品文件夾里一起提交。視頻成品為MP4格式,清晰度要求:1080P(1920*1080),編碼格式:H.264,配備中文字幕;如果其他格式在評獎時無法打開,視為無效作品。
(四)VR作品提交要求:300字以下作品說明,10分鐘以內錄屏視頻文件,其中全景vr同時提交360度全景視頻文件;交互、APP作品提交要求:300字以下作品說明,4~10張截圖,10分鐘以內錄屏視頻文件;
源文件請上傳百度網盤,在郵箱里提交百度網盤鏈接即可。
(五)作品上請勿出現學校、作者、指導老師等信息;
(六)無論是學生組,還是教師組,最多不能超過2個合作院校;
(七)作品名字只能使用中文,且不能超過10個漢字;
(八)同一個作品,只能提交到一個類別,如果投兩個或以上類別并獲獎,組委會將取消這個作品的全部獎項。
六、校組委會聯系方式
負責人:章老師 18913834848
聯系人:楊同學、黃同學QQ:1276546252